為全面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生態發展理念,鄢陵縣創新“黨建+河長制”工作思路,實施“黨建引領,河長同行”計劃,按照鎮有組織、堤有標識、巡有行動、融合聯運的“三有一聯”標準要求,堅持黨建引領河長制落實,以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推動河長制工作高質量,被命名為“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”。
健全組織體系。按照“鎮有組織”的要求,指導12個鎮黨委成立“河長制黨總支”,堅持“支部建在河上”,根據河道流域所經村(社區)為單位分段成立48個“河段黨支部”,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在河長制工作中政治引領作用,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在河湖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,推進河長制工作向縱深發展。同時,按照“堤有標識”的要求,在河段顯著位置設置76塊“河長制黨組織架構圖公示牌”,明確黨組織成員、職責任務和所管轄河段范圍等,主動接受群眾監督,河湖管護實現了從“有名有實”向“有力有為”的轉變提升。
落實巡河要求。按照“巡有行動”的要求,切實發揮鎮河長制黨總支作用,加強各河段黨支部落實河長制工作的領導,引導鎮、村(社區)河長強化責任意識,定期開展巡河護河工作,真正做到守河有責、守河擔責、守河盡責。河段黨支部還通過開展主題黨日護河活動、組建黨員志愿者巡河護河隊伍等,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保護治理河道中的先鋒引領作用,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活力轉化為生態環境保護的內生動力,營造“組織引領、黨員帶頭、群眾參與”的良好氛圍,構筑生態文明建設堅強堡壘。今年以來,縣、鎮、村三級河長巡河2.9萬次,交辦各類問題40項,整改問題40項。
堅持融合聯動。該縣把實施“黨建引領,河長同行”計劃納入鎮、村(社區)總體工作,與踐行鄉鎮工作“三結合”要求深化“創五好、強雙基”示范行動、與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為根本的基層基礎工作、與基層黨建示范帶建設等深度融合,做到同部署、同推進、同落實,縣、鎮、村(社區)三級聯動,實現基層黨建與河長制工作相互融合、相互促進,形成“四水同治”合力,為該縣全域水系建設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。
“黨建引領,河長同行”計劃實施以來,全縣累計投資21億元,先后實施了引黃調蓄、趙口灌區續建配套、中小河流治理、城區水系綜合整治、花木園區水系連通、引黃干渠景觀提升、南水北調等七大水利工程,綜合整治河道5條長61.55公里、引黃渠道4條長76.87公里,連通水系長110公里,河湖水系得以貫通,全長17公里的白潭溝全線通水,解決了沿線18個村莊、6800多戶群眾、6萬多畝耕地灌溉用水問題。河道生態環境全面提升,構建了互連互通、豐枯調劑、蓄泄兼籌、多源互補、循環通暢的現代生態水網水系,打造了“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”的良好生態環境。